我国抗菌产品性能检测标准体系现状
我国抗菌产品性能检测标准体系现状
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人居环境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材料的防霉抗菌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新一代兼有防霉抗菌性能的人造板材(含涂层)产品应运而生,在日常家具、厨房家具及卫生用品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抗菌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的功能材料,与普通人造板相比, 抗菌产品具有卫生自洁功能,可免去许多清洗保洁等繁杂劳动,能有效地避免细菌传播,减少交叉感染,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保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抗菌材料性能评价方法
抗菌功能包括抗细菌和抗霉菌性能,由于细菌和霉菌所具有的不同结构和分类学特点,国内外在抗菌功能检测时,公认的检测方法均是把抗菌和抗霉菌检测列为2类方法。
1.1 抗细菌检测方法
由于抗菌产品的性能各不相同,所以抗细菌功能的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外抗菌材料的抗细菌性能的主要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不同制品应根据自身特点及实际使用环境选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考虑到评价方法的再现性,抗细菌的评价所使用的微生物,根据分裂学一般采用大肠杆菌(G-阴性菌的代表)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阳性菌的代表)。
表1 抗细菌力主要的评价方法及适用制品
评价方法 特征 优点 适用试样
滴下法 菌液以液滴形式存在 实验方法比较简单,但需严格控制培养基成分营养等 塑料等具有疏水性的制品薄膜覆盖法 菌液以薄膜形式存在 适用抗菌成分溶出量少的场合 表面光滑的塑料、陶瓷/金属制品浸渍法 试样浸渍在菌液中 适用于吸水性试样、纤维 抗菌织物、发泡塑料、一次性餐具及不定形试样震荡瓶法 试样与菌液在雏形瓶中强烈震荡 非溶出型试样 纺织品、纤维等表面粗糙的制品抑菌环法 试样制成圆盘置于已接种菌液的试验平板中央 抗菌成分挥发、溶出量大的试样纤维制品等
1.2 抗真(霉)菌能力评价方法
真菌与细菌不同,它们在平板上生长时,有营养菌丝体和气生菌丝体的分化,因此检测杀菌情况时,不能直接用菌液来进行平板计数,而只能通过镜检测其菌丝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对菌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具体的实验方法有如下2种:
1.2.1 平板检测法
该检测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混合孢子悬液。将供试霉菌分别转接于试管中,培养14~28天,然后分离无菌水,制成一定浓度的包子悬液。2)制作平 板,把琼脂培养基加热后倒入平皿,待冷却凝固后,把待检测的样品放在培养基表面上,并在培养基和样品的表面上涂一定量的营养混合孢子悬液,然后培养一定的时间。3)检测表面菌丝生长情况。
1.2.2 空气暴露法
该方法是把抗菌陶瓷、织物等制品放在霉菌生长的环境中,测定制品上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一种定性测定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混合孢子悬液(方法同上);2)将混合孢子悬液涂在产品表面,于培养箱中培养28天,观察菌丝生长的情况,确定抑菌等级。
2 我国抗菌产品标准的现状与问题
开发以抗菌塑料和抗菌纤维为代表的抗菌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国内外抗菌材料应用的特点。我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先后建立起了部分不同材料的抗菌标准体系,借标准之手净化产品市场。在行业协会的牵头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已陆续制定完成《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等14项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其中有8项标准正式发布实 施,为我国抗菌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规范化的环境。QB/T2591-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规定了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对抗菌熊爱国的评价,该标准的抗菌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的是贴膜法检测抗细菌效果。目前在建材行业,JC/T939—2004《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从2005年开始实施,主要提供建筑用抗菌塑料管材抗细菌性能、抗细菌耐久性 试验方法和抗细菌效果评价,保证国内建筑用抗菌塑料管的抗细菌性能质量,为对该产品的评价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另外,JC/T897—2002《陶瓷制品 抗菌性能》对陶瓷制品抗细菌性能、抗霉菌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评价加以统一。
在我国的纺织行业,FZ/T01021—92《纺织抗菌性能试验方法》、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和GB /T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等对于抗菌织物主要采用浸渍法,菌液均匀浸入样品,不同材料培养时间不同,如抗菌织物的培养时间2h, 如果抑菌率达到50%,则可报告为有抑菌性。这种检测方法可严格定量,抗菌效果有精确数据。为便于菌液分散及洗下残余菌,可在洗液中加入少量无毒的表面活性剂。在检测方法方面,GB2423.16—199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长霉试验方法》、GB/T4768—1995 《防霉包装》等检测霉菌的方法均采用暴露法,把样品暴露于霉菌生长的场所,然后再来测定样品长霉的程度。这种方法为试验提供的环境是非封闭的,更为接近自然环境,但操作上较不便,容易污染环境。
在木制品防霉标准方面,目前仅有GB/T18261-2000《关于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蓝变菌的试验方法》出台,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居生活主要材料之一的地板,处理了抗菌产品,标志我国地板行业已经步到新的阶段,“抗菌地板”概念迅速席卷了国内地板行业。目前,我国还没有制 定相关人造板及其产品的抗菌标准及测试方法标准,一般测试方法标准包括测试方法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操作误差的合理控制以及试验本身所带来的误差大小等;而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及正确性对整个抗菌材料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过度的“抗菌地板”概念炒作让产品真假难辨,产品是否使用抗菌材料无从 判断,技术指标无法统一,技术质量监督和管理很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产厂家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国民对抗菌人造板制品存在着信任危机。所以综合国内外先有抗菌材料和抗菌制品标准,有必要尽快制定出抗菌地板和人造板的产品质量与评价标准。
3 主要发达国家抗菌产品标准现状
随着抗菌产品的出现,多数发到国家都很快制定了抗菌产品检测的方法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如美国染化工业者协会标准AATCC 100—1993《纺织材料的抗菌整理剂—抗菌评估方法》,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G 22—1996《塑料制品的抗细菌性能与方法》等。对高分子材料的抗细菌性均采用振荡摇瓶法,培养不同时间后观察细菌在样品及其周围的生长情况和样品受侵蚀情况。这种方法可采用不同材质的样品检测,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周期较长,对于材料的深入研究是适用的,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不便定 量地表达。
国际标准ISO 846:1997《塑料制品的抗菌培养评估》、德国标准DIN 53793《抗菌高分子材料的抗真菌测定方法》中,对霉菌检测采用的是抑菌环法,能够较全面地分析霉菌材材料上的生长分布情况。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标准个保护相同,因此不同国家客户要求的产品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都不一致,致使生产厂家无所适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贸易。为此,2007奶 奶国际标准化组织先后发布了ISO22196:2007《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和ISO 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测定》2项标准。这2项标准时分别在日本JIS Z 2801:200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和抗菌效果》和JIS L 190211998《纺织品的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基础上,由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会和日本纤维评价协会向ISO提出申请,并参照各与会国专家的意见,历时3 年制定完成的。这2项国际标准的发布,可以很好地解决此前因为各国抗菌标准的不同而导致的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状况,这2项标准的发布,标准者全球性抗菌产品 标准化体系初步构建完成,抗菌材料行业开始进入全球标准化时代。
4 我国抗菌人造板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日益加强,我国人造板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多,为了更有效地保证抗菌人造板的产品安全质量,加快我国人造板生产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步伐,提高人造板不同产品的检测分析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加快抗菌人造板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随着人造板产品种类的增加,其应用范围已从原来的建材,家居装饰扩大到了生活用具,食品包装等各个领域。因此应从每种新产品出现时起,就适时的制定抗菌产品的检测和质量标,同时对原有相似标准加以修订或废止,使之适应产品各自领域的应用。抗菌人造板的生产工艺不同,但其应用和效果是相同的,所以本着简化的 原理,应尽快加速和完善不同产品检测方法与质量评价标准建设,完善抗菌人造板的检测标准体系。
2)加快国际先进标准的国内转化
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信息系统收集的资料,翻译、出版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加强我国抗菌人造板不同用途产品的检测技术开发和研究,合理、有效地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卫生限量法规和检测标准为基础,实现这些标准的快速转化。
3)建立抗菌人造板抗菌成分的安全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对抗菌人造板的使用安全性问题缺乏充分研究和评估,尤其是缺少对家居地板和食品包装材料中重要有害物质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技术方法,尚未建立这类产品中有害物质安全评价体系。虽然我国对家具与食品包装材料有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卫生标准,但有关抗菌人造板中抗菌成分的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尚未作出 任何规定。尤其针对活性和智能抗菌成分、黏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纳米添加剂等这些添加材,缺乏基本的安全评价技术和标准。对产品的质量评价,这类标准的规定是迫在眉睫诶势在必行的一项任务。
【抗菌面料网www.1kangjun.com】